本次中俄“2025 年海上互动”联合演习天通盈,中国海军出动了052D型驱逐舰“绍兴”舰、“乌鲁木齐”舰和综合补给舰千岛湖舰;俄罗斯海军太平洋舰队派出了“特里布茨海军上将” 号大型反潜舰、“响亮” 号轻型护卫舰。
但是防务观察人士和军队识别、海军新闻等相关军事网站,却将目光盯在了中国海军927型潜艇救援舰“西湖”号、“基洛”级636型柴电潜艇以及俄罗斯海军的“别洛乌索夫” 号潜艇救援舰和“基洛”级636.3柴电潜艇上。
中国海军满载排水量1.3万吨的841“西湖”舰天通盈,7月25日,穿越对马海峡,进入日本海,追随134“绍兴”舰领衔的混编舰队时,引发了日本防务省的关注和重视。
包括国内军迷纷纷猜测,水下大概率会有“大黑鱼”,而且极有可能是某攻击型核潜艇。随着这艘俄制“基洛”级636型常规潜艇——长征210号艇,靠泊俄远东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网传的水下“大黑鱼”,终于尘埃落定,所谓的某攻击型核潜艇未前去俄罗斯。
日本防卫省官方网站,在此期间并没有发布公告称天通盈,发现有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的“基洛”级常规动力潜艇,从水面过境对马海峡并进入日本海。
表明这艘“基洛”级636型潜艇,很有可能是潜入水中,穿过对马海峡,进入日本海的,却未被日本设置在海底的反潜阵列和海上自卫队舰机的反潜声呐探测和锁定。但也不能排除这艘常规动力潜艇,是通过另一条航路,秘密前往俄罗斯。
927型潜艇救援舰和“基洛”级潜艇,均首次部署到俄罗斯远东地区,作为2025年中俄海上联合演习的一部分——对“失事”潜艇进行“救援”。标志着中俄海军的协同,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基洛”级636型柴电潜艇,是此前中国从俄罗斯引进的,与不依赖空气的国产039系列AIP型潜艇相比较,其性能其实已经落后了,让其代表中国海军的现役常规潜艇,参与中俄“2025 年海上互动”联合演习,恰好与俄方的潜艇同型号,既便于对“失事”潜艇“救援”的实操,也是对俄海军太平洋舰队的尊重。
本次外界关注中俄潜艇救援舰实现对潜艇的对接科目,演习时中俄的潜艇救援舰,将各自释放出的深潜器,分别与对方“遇难”的潜艇完成舱口对接,“救出”潜艇各个舱室内的官兵。
在日本海域,实现对“失事”潜艇的互救实操,演练双向生命通道的构建。此举,体现出中俄军事合作的历史渊源,是两国海军间最高级别的信任测试,表明中俄海军彼此高度信任。
天通盈
科元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